行业资讯
Industry informationhotspot
新老品牌并驾齐驱云南糕点行业变局
发布时间:2017-01-16发布来源:云南经济日报
百年老字号吉庆祥和新锐品牌潘祥记牵手前行,云南两大糕点企业完成了一次全新的资源整合。
一个是老前辈,一个是业界新秀,百年老字号吉庆祥和新锐品牌潘祥记牵手前行,云南两大糕点企业完成了一次全新的资源整合。1月10日,双方对外宣布了这个消息。
“近几年,吉庆祥经营陷入了低谷。”潘祥记董事长潘洁希表示,希望能借助潘祥记的强大产销能力和行业综合资源,让百年老字号重新焕发生机。
吉庆祥原厂长姬奉新说,潘祥记是云南食品行业的后起之秀和领军企业,能借助潘祥记的市场成功经验、创新意识和资金实力,这是让一个老字号品牌新生的不错选择。
“双方的接触始于去年11月,经过几个月的磋商后于10日正式敲定。”11日上午,吉庆祥相关负责人告诉经报记者,公司14个股东的股权被潘祥记的负责人作为自然人收购,并不是企业收购企业,而是自然人收购吉庆祥股东的股权。
亟需重塑辉煌
吉庆祥已经有110年历史,是昆明现存糕点业内的老大哥,仅“吉庆祥”这块金字招牌就足以让后辈企业望其项背。
当年鼎盛时期,京有“稻香村”,粤有“广州酒家”,滇有“吉庆祥”。2006年,吉庆祥被商务部评为中华老字号名牌企业。
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是吉庆祥发展的鼎盛时期,中秋节前排队购买吉庆祥火腿月饼的景象是昆明的一大景观,越南、缅甸、泰国的富商甚至专门雇佣马帮专门来购买。
峰回路转,目前吉庆祥有4家门店,在昆明市中心的五华山有6000多平米生产场地,生产规模和物流均受限,产品体系也较单一。
姬奉新透露,公司全年主要依靠中秋前2个月的滇式月饼销售和日常的中式糕点销售,因为企业经营力不从心,品牌的市场推广投入非常有限。
经报记者获悉,吉庆祥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。一是产品结构陈旧,跟不上新一代消费者的时尚化需求;二是因为多年来在研发上投入不足,从产品、工艺上快速跟上食品行业发展势头的能力不足;三是厂区及生产设备陈旧,难以支撑下步发展;四是市场占有份额已经跌入最低,在渠道建设上已无更多余力。
同时,由于创新能力不足、产品迭代滞后、营销模式陈旧等体制机制原因,近年来,随着销量的逐步下滑和市场的渐渐丧失,吉庆祥的营运跌入了最低谷,重塑辉煌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。
潘祥记是云南本土食品滇式月饼龙头企业,刚刚荣获中国驰名商标,是云南食品糕点行业获此殊荣的唯一一家。
作为滇式月饼的新锐品牌,潘祥记通过邀请杨丽萍作为品牌代言人,借助杨丽萍的形象气质和云南元素,将潘祥记打造成云腿月饼领域的典型代表。
潘祥记看上吉庆祥的原因,在于其百年传承的品牌文化优势,目前,吉庆祥已经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两块牌子并驾齐驱
这是一次深度的资源整合,一个是方兴未艾的龙头食品企业,一个是历史悠久的本土百年品牌,一个具有强大产销能力和行业综合资源,一个饱含本土文化记忆和持久品牌魅力。
业内人士称,双方可以将资源互补、行业整合的效应发挥到最大,此次收购,对潘祥记而言是又添新军;对吉庆祥而言,是重上征程。
对于此次收购的具体金额,潘祥记和吉庆祥都没有对外公布。两家企业的负责人都表示,花了多少钱是商业机密。但潘洁希认为用这些钱买下“吉庆祥”3个含金量极高的字,很值。
经报记者获取的消息称,潘祥记一揽子解决了吉庆祥的各种历史遗留问题,吉庆祥公司离退休职工得到妥善安排,在不辞退任何一个职工的前提下,在职职工得到了合理安排。同时,随着资金的注入,公司多年经营的债务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。
谈及如何让百年老字号重生这一话题,潘洁希透露,将全面借助潘祥记的资源优势和综合实力,对吉庆祥重新进行整体的战略规划,从市场定位、产能提升、产品研发、渠道建设、营销推广等多方面入手,形成一个快速走出低谷、快速重振旗鼓的态势。
具体的做法就是,第一步是在配套完善的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现代化厂房,提升拓展产品序列、优化生产工艺、梳理增补新的代理体系等,这些都已经提上议事日程。
今年春节后,吉庆祥会新开2-3家门店,很多已经消失的传统糕点会重回大众视线,希望吉庆祥能恢复昆明文化记忆,以老品牌唤醒大众记忆,以新活力重返本土市场。
收购之后,仍然是两块牌子并驾齐驱,产品差异化上市。潘祥记将主打品牌化、时尚化、大众化产品市场,吉庆祥则主攻特色化、本土化、区域化市场。
具体的目标是,力争5年内,令百年品牌再创辉煌,使吉庆祥在实际经营体量上成为立足云南、辐射西南、志在全国的实力品牌。